linux中的连接档

在讲连接档之前,需要你先理解inode的概念什么是inode呢?这就需要你知道磁盘的整体构造磁盘是有多个盘片(类似与光盘)重叠在一起构成的,而每个盘片上会有一个可以移动的磁头,这个磁头的作用就是用来读写数据的磁头并不是一直在动,当磁头固定时,盘片转一圈,这一圈就是一个磁道了很多个盘片同半径的那一圈的磁道总和称为磁柱而由圆心向外画出直线,可以得到一个个扇区,如图二所示,一个扇区的物理量大约是 512 bytes ( 0.5K )。




图一

图二






知道了大体的硬盘构造之后,再来谈一谈怎么硬盘分割( partition )呢?我们在进行硬盘分割的时候,最小都是以磁柱为单位进行分割的,那么分割完成之后自然就是格式化( format )啰,在 Linux 里面我们在进行格式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 Block inode 的信息,这个 block 还好理解,他是我们磁盘可以记录的最小单位,是由数个 sector 所组成的,所以他的大小通常为 n*512 bytes ,例如 4K 。那么 inode 是什么? Block 是记录档案内容数据的地区,而 inode 则是记录该档案的属性及该档案放置在哪一个 Block 之内的信息!所以,每个档案都会占用到至少一个 inode 。而当我们 Linux 系统要找到这个档案时,他会先去搜寻 inode table 找到这个档案的属性及数据放置的地区,然后再到数据去找到数据存放的 Block 进而将数据取出利用这个 inode 数目在一开始就会被设定好,他的设定方式通常是利用 ( 硬盘大小 / 一个容量 ),这个容量至少应该比 Block 要大一些较佳,例如刚刚的 Block 订为 4K ,那么 inode 可以订为 8K 左右所以,一颗 1GB 的硬盘,如果以 8K 来规划他的 inode 数时,他的 inode 就会有 131072 inode 啦!而一个 inode 的大小为 128 bytes 这么大!这么一来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了,那就是一个 partition 格式化为一个 filesystem 之后,基本上,他一定会有 inode table data area 两个区块,一个用来记录档案的信息与该档案放置的 block 区块,一个用来记录档案的内容!
由于我们 Linux 在读取数据的时候,是先查询 inode table 以得到数据是放在那个 Block 里面,然后再去该 Block 里面读取真正的数据内容!然后,那个 block 是我们在格式化硬盘的时候规定出来的一个值,这个 block 是由 2 n 次方个sector 所集结而成的!所以,他是 0.5K 的倍数!假设我们 block 规划为 4KBytes 好了,那么由于一个 inode 与一个block 最多均只纪录一个档案,所以,如果你的一个档案有 0.1 K bytes 这么大时,你要晓得的是,由于你的 block 4K bytes ,因此,你就会有 3.9 Kbytes 的空间浪费掉!所以,当你在格式化硬盘的时候,请千万注意到你的系统未来的使用方向

添加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