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MyISAM 轉 InnoDB
01. mysqldump -u[user] -p[password] [databasename] > [dump_name] # 備份資料庫
02.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 停止資料庫
或是將整個 mysql tar 起來也可以。(不過還是建議用 mysqldump 的方式備份)
03. 建議將 InnoDB 中文參考手冊看過一次,這樣遇上問題,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找答案。
InnoDB 中文參考手冊
http://www.twbb.org/ebook/MYSQL_INNDB_BIG5/
【例如:InnoDB 表不支持全文搜索(fulltext search),這樣我們就得
注意等等記得要將備份出來的資料庫,刪掉有關 Fulltext 的索引】
盡量看過,不然有先限制不知道的話,弄垮會浪費更多時間。
InnoDB 的限制
http://www.twbb.org/ebook/MYSQL_ ... InnoDB_restrictions
04. cd /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 找尋適合主機記憶體的設定檔,必將設定檔拷貝到 /etc/my.cnf。
05. vi /etc/my.cnf ,將以下幾項註解取消掉。(以下為 my-large.cnf 的設定檔)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0M:autoextend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256M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20M
innodb_log_file_size = 5M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50
加上 default-table-type=innodb
加上這段之後,以後新增的資料表型態都會是 InnoDB 囉,
不然每次新增一次資料表,SQL 後面得加上 Type=innodb;
避免麻煩,就先設定進去吧!但這個步驟不等於直接將MyISAM改
變成 InnoDB 型態喔!
當然啦!要用InnoDB當然得改成InnoDB的格式囉。^^"
06 .將剛剛備份出來的檔案,將Type=MyISAM改成Type=innodb。
07. /usr/local/mysql/bin/safe_mysqld --user=mysql & # 啟動資料庫
08. 建立一個新的資料庫(資料庫名稱跟備份出來的資料庫名稱一樣)。
09. mysql -u[user] -p[password] [database_name] < [dump_name] # 將改好的資料匯入資料庫中!
10. 做 Transaction 的測試,假如都沒問題,那就大公告成囉!
* 設定檔的選擇是參照記憶體大小來選擇。
my-huge.cnf - 1G~2G 、my-large.cnf - 512M 、
my-medium.cnf - 32M - 64M 、my-small.cnf <= 64M 。
InnoDB:my-innodb-heavy-4G.cnf
* 假如不會將備份出來的資料庫改型態,那麼您可以用下面這個指令,
直接改變資料表的型態。
ALTER TABLE [tablename] TYPE=InnoDB
如有存放全文索引功能的話,轉換會失敗喔!這點請各位要注意一下!
* 假若~你有一堆資料表要改,可以用下面的指令:
root# mysql_convert_table_format [opt] --type=InnoDB dbname [tablename]
但千萬注意!不要改變 mysql 資料庫的資料型態喔!因為 mysql
資料庫存放的是 MySQL 內部的管理資訊,所以必須保持 MyISAM 的格式。
* 加大 tablespace 空間: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G;ibdata2:1G:autoextend:max2G
上面的意思是,tablespace 包含 ibdata1 & ibdata2 兩個檔案,
若檔案不存在,則建立容量各為1G的檔案。一旦未來 InnoDB 需要,
更多的空間,則 ibdata2 將每次自動增加 8MB,直到2G為止。
* MySQL 3.23.n,innodb_data_home & innodb_data_file_path
設定是必須要有的,MySQL 4.0.0 之後的版本則是非必須的。
02.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 停止資料庫
或是將整個 mysql tar 起來也可以。(不過還是建議用 mysqldump 的方式備份)
03. 建議將 InnoDB 中文參考手冊看過一次,這樣遇上問題,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找答案。
InnoDB 中文參考手冊
http://www.twbb.org/ebook/MYSQL_INNDB_BIG5/
【例如:InnoDB 表不支持全文搜索(fulltext search),這樣我們就得
注意等等記得要將備份出來的資料庫,刪掉有關 Fulltext 的索引】
盡量看過,不然有先限制不知道的話,弄垮會浪費更多時間。
InnoDB 的限制
http://www.twbb.org/ebook/MYSQL_ ... InnoDB_restrictions
04. cd /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 找尋適合主機記憶體的設定檔,必將設定檔拷貝到 /etc/my.cnf。
05. vi /etc/my.cnf ,將以下幾項註解取消掉。(以下為 my-large.cnf 的設定檔)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0M:autoextend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256M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20M
innodb_log_file_size = 5M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50
加上 default-table-type=innodb
加上這段之後,以後新增的資料表型態都會是 InnoDB 囉,
不然每次新增一次資料表,SQL 後面得加上 Type=innodb;
避免麻煩,就先設定進去吧!但這個步驟不等於直接將MyISAM改
變成 InnoDB 型態喔!
當然啦!要用InnoDB當然得改成InnoDB的格式囉。^^"
06 .將剛剛備份出來的檔案,將Type=MyISAM改成Type=innodb。
07. /usr/local/mysql/bin/safe_mysqld --user=mysql & # 啟動資料庫
08. 建立一個新的資料庫(資料庫名稱跟備份出來的資料庫名稱一樣)。
09. mysql -u[user] -p[password] [database_name] < [dump_name] # 將改好的資料匯入資料庫中!
10. 做 Transaction 的測試,假如都沒問題,那就大公告成囉!
* 設定檔的選擇是參照記憶體大小來選擇。
my-huge.cnf - 1G~2G 、my-large.cnf - 512M 、
my-medium.cnf - 32M - 64M 、my-small.cnf <= 64M 。
InnoDB:my-innodb-heavy-4G.cnf
* 假如不會將備份出來的資料庫改型態,那麼您可以用下面這個指令,
直接改變資料表的型態。
ALTER TABLE [tablename] TYPE=InnoDB
如有存放全文索引功能的話,轉換會失敗喔!這點請各位要注意一下!
* 假若~你有一堆資料表要改,可以用下面的指令:
root# mysql_convert_table_format [opt] --type=InnoDB dbname [tablename]
但千萬注意!不要改變 mysql 資料庫的資料型態喔!因為 mysql
資料庫存放的是 MySQL 內部的管理資訊,所以必須保持 MyISAM 的格式。
* 加大 tablespace 空間: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G;ibdata2:1G:autoextend:max2G
上面的意思是,tablespace 包含 ibdata1 & ibdata2 兩個檔案,
若檔案不存在,則建立容量各為1G的檔案。一旦未來 InnoDB 需要,
更多的空間,則 ibdata2 將每次自動增加 8MB,直到2G為止。
* MySQL 3.23.n,innodb_data_home & innodb_data_file_path
設定是必須要有的,MySQL 4.0.0 之後的版本則是非必須的。
none